第 78 章 撰写公告去

稚唯见到胡亥这样,就想起上次碰到赵高急性腰扭伤的情景。

[你说说,胡亥这孩子,怎么好的不学学坏的,净是模仿他老师一些不入流的行为。]

见同伴装老成,系统咳咳两声道:“虽然但是,赵高上次是明确拒绝了你,压根没想着跟你套近乎……”

稚唯对系统的话充耳不闻,摇头叹息着拿出针包,在胡亥逐渐惊恐的眼神中,慢悠悠抽出一根三棱针。

针尖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寒光。

“少公子这是目赤肿痛症状,若是吃药治疗,过程会很慢,但只需行针刺放血之术,要不了明日,眼睛上的红肿就会消退下去。”

胡亥下意识抬手捂住一只眼,使劲吞咽了两下口水,警觉地问:“要、要扎双目吗?”

稚唯见状若有所思。

看来胡亥是已经从赵高那里听闻过上次她的“热心肠”举动。

那就更加说明对方来意不纯了。

“不光是眼睛周围。耳尖、耳背、太阳穴、攒竹穴,包括手指上的少商穴……”

稚唯一边说,一边捏着金针虚空点在胡亥身上对应的位置,略带歉意得笑着。

“恐怕都要呢。”

“你胡说!”

明明这该死的女官看起来表情人畜无害,但胡亥就是莫名觉得对方不怀好意,在那双含着歉意的眼眸注视下,他感觉自己好像在被看笑话。

胡亥有些浮胖的脸上瞬间染上恼怒之色,愤愤骂道:“本公子从未听说过有这种治病法子!”

系统看不得医术被轻蔑,顿时冷呵道:“那你是孤陋寡闻了。”

稚唯反倒没有生气,自始至终都维持着外人眼里良好的涵养。

说实话,她从没把胡亥和赵高放在眼里。

一方面是,只要秦始皇这次不像历史上那样离世得匆忙又急促,这两人的如意算盘只会落空。

另一方面……

这就不得不说大秦的政治制度。

虽然外界经常说秦始皇是暴君,但他并不是完全的专制,重大国家政事皆交付廷议,即群臣集议,只能说帝王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掌握有一定的“一票否决权”,但和真正的专制还是有区别的。

否则秦始皇何至于让“分封制”与”郡县制”辩论不休,还容忍那些儒生充当博士,对他泰山封禅“指指点点”。

在这种中央集权制度下,丞相的存在很重要,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群臣。

而且这并不是秦朝的独创,而是秦国的政治延续。

说得笼统一点,如果秦国出现一个昏庸的君主,那不要紧,还有丞相在;如果丞相不作为或庸碌无为,那不要紧,有君主把持政局。

这种丞相制度极大保障了秦国的代代相传,甚至比秦国宗室发挥得作用还要大。

秦一世那种情况只能说是秦国历史上的“百年难遇”——帝王与丞相皆不是好东西。

但李斯只是私欲重,并不是没脑子。

在李斯作为丞相还活着的时候,赵高想要杀蒙氏兄弟,都不能直接杀,而是从上到下挑剔蒙氏的罪行,给廷尉施压,截断蒙氏想见帝王的途径,变着法子逼迫蒙氏自己认罪。

赵高“指鹿为马”遍杀群臣的疯狂已经是发生在李丞相死后了。

所以稚唯并不把胡亥和赵高当回事,李斯才是那个重点。

此时见胡亥质疑她的医术,稚唯懒得跟他辩论,顺手就把金针收回针包里,淡淡一笑。

“医者若无法取得患者的信任,是很难顺利治病的。不过没关系,宫中太医皆医术高超,少公子不必忧心,顶多就是喝两天药汤罢了。”

胡亥脸上的恼怒之色瞬时凝滞,想到中药汤的酸苦味道,面色隐隐扭曲。

但他又不敢赌夏稚唯的“好心”。

即便是赵高特意宽慰过他,说夏稚唯不会有胆子在宫中伤害他,胡亥还是不放心。

不是都说夏稚唯身上有点神异吗?谁知道她会不会有什么下黑手的办法不会被别人发现?

一时间,胡亥竟是在原地进退两难起来。

稚唯见这小子一直不说话,觉得以她的能力,分析不了胡亥那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大脑在想什么。

“眼上的肿痛红痒还要持续几天,少公子如果不想两只眼睛瞎掉的话,记得勿要用手去揉眼。”

稚唯随口抛下这最后一句吓唬吓唬他,就行礼转身要走。

而胡亥:“!!!”

“等等!谁准许你走了!本公子现在就命令你,立马治好本公子的眼睛!”

被尖叫声攻击的稚唯:“……”

啧,她就活该多那一句嘴。

系统哦豁一声,作怪道:“他急了他急了他急了!‘女人,你已成功吸引到了我的注意’!”

稚唯忍了又忍,没忍住,背对着众人露出一副“要吐了”的表情。

[你再这样我跟你绝交,统。]

这一刻。

她良好的涵养终究是碎掉了。

〈123〉

麦粒肿初期很好办,耳尖放血足矣,用三棱针、采血针都可以,操作起来没有技术含量,只是因为耳部肉薄多软骨,所以一定要注重消毒。

但如果眼睑上已经能看到泛白的小点,就说明发炎程度已经比较厉害,脓包快要发出来了,这时候光针刺放血已不能解决问题。

现代有红霉素眼膏,再不济还能做个小手术,秦朝哪有这些,只能喝中药,再抹点清热解毒的药膏。

而且像麦粒肿、中耳炎这类症状,很麻烦的点在于它会复发,也就是说,只要得过一次,即便是治好了,以后有可能还会再得。

如果稚唯在这其中使点坏心思,胡亥的眼是真有可能烂掉、瞎掉。

稚唯自认有底线,做不出这种事。

但她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真的生来就在别人的忍耐阈值上蹦跶。

太医官署常备有清热解毒的药膏,稚唯没有再单独做,但药膏成分再贵重,也要注意不能弄进眼睛里。

上药是个细致活,而胡亥骄纵跋扈,对宫人稍有不如意就又打又骂,再加上还要连续喝苦药汤,这小子更是憋不住一丁点脾气。

稚唯觉得自己每次去给胡亥复诊都在大开眼界。

——原来折磨人还能这么折磨。

而稚唯能做的就是冷眼旁观,不能多管闲事,除非她想让宫人过后受到更严重的惩罚。

当稚唯再次听闻秦始皇要召见她时,她险些以为是自己憋不住想要化身容嬷嬷狠扎胡亥耳朵的心思暴露了。

天地良心啊,她就是正常得给他耳尖放血而已啊。

秦始皇望着小女官清凌凌的黑眸,无辜又要强,一时无言。

蒙恬从齐地归来后,从帝王贴身卫队的中郎将升为“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总领宫内一切,日常居于禁中,这宫里的任何动静都瞒不过他。

而且还有辛夷日夜跟着夏稚唯。

秦始皇不光知道夏稚唯和胡亥之间的事,还知道她私下里给胡亥的宫人分发了伤药。

如果说蒙恬还比较慎重,只管如实汇报他得知的情况,那么,作为御史中丞的蒙毅则要说得更加直接。

“十八公子惯常打骂宫人,性情颇为伪善暴虐。”

潜台词就是“胡亥也就只有当着陛下的面才会装乖”。

秦始皇知道此子不堪大用,只是那到底是他儿子,只要不危害社稷,他不会管对方怎么胡闹。

既不会费心思去亲自教导胡亥,也不会为受胡亥委屈的人做主。

反正他有那么多儿子,废掉一个两个三个,总比全都满怀心眼、相互争斗来得要强。

——昔年他只有一个王弟成蟜,都能搞出那么多风波,秦始皇眼看着十几个儿子逐渐长大,觉得更加不安心。

小女官和少子的那点你来我往,在日常与朝臣比拼脑力的秦始皇听来,就是饭后的娱乐段子。

所以,夏稚唯为什么会觉得他找她是为了胡亥?

大概是帝王的无语太明显,这几日备受胡亥折磨导致脑子短路的稚唯一下子就清醒了。

她故作无事得重新见礼:“陛下,今日传唤臣来可是要复诊?”

见小女官终于恢复往日的清明干练,秦始皇淡笑一声,然后否定道:“不是。”

稚唯:“……”

给她整不会了啊陛下!

好在秦始皇没准备为难她,直言道:“朕观你那‘申请表’写得不错,贴在医馆之外的‘注意事项’也是通俗易懂。”

申请表?注意事项?

稚唯大脑快速运转,提取关键词,回想这两样东西。

后者指的即是张贴在医馆外面的宣传告示。

当桑皮纸做出来后,稚唯就在冬日坐诊时将其应用到宣传基础医疗卫生知识当中。

发传单的形式是

不用想了,太费纸,稚唯便直接在医馆的门边围墙上,用好几张桑皮纸拼贴成一张大大的纸,写明“注意事项”。

其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你不知道的中药正确熬制方法》

《震惊!吃药你竟不忌口?!》

《教你学军队同款之低成本防疫措施》

……

配上店员声情并茂的吆喝讲解,保证吸引每一个路过的黔首驻足停留。

另外,在安丰县的时候,她曾给过韩信一本疾病筛查诊疗手册,后来,因生活所迫,韩信想要卖掉手册的誊抄副本换取粮食,结果这一行为巧合被同在集市的夏子推碰到,于是这手册最终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她手中。

稚唯便将最粗浅的疾病筛查条目也列于纸上,避免黔首们得病而不自知。

至于秦始皇说的申请表?”,是稚唯特别递交给少府的。

她要做的体温计、印泥、墨条等东西所需要的时间不短,而且所用材料很多都价值不菲。

为了避免时间一长惹人闲话,也是不想一遍一遍解释“为什么”,稚唯就干脆从一开始写了个申请表。

表上注明制作这些东西需要哪些材料,做出来后预估的成品效果如何,以及预算耗资、预计工期时长等等。

稚唯但凡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去问知道的人,为此跑遍了少府工坊上下。

起初是很麻烦,但效果却是好的,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因为好奇“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而来打扰过她。

不过“申请表”放到大秦来说还真不是稚唯的首创,其实官府早就有类似的文书。

例如,在开展修筑城墙、营建宫室、修路挖渠等工程之前,官吏们除了要通知黔首们准备服役外,也要提前定好工期与对应的工程进度。

若最后成果达不到预估的要求,上至负责工程的官吏,下至黔首、隶臣妾,都是要受罚的。

只是这种文书形式没有稚唯的表格填写方式一目了然,又条目明确。

稚唯很快理清各种细节,但不明白秦始皇提起此事的原因。

她试着提及话头:“陛下是想……”

秦始皇摩挲着大拇指上的玉韘,低沉的嗓音不怒而威,语气却平淡得像在聊家常。

“朕已改朝称帝,但召令传达天下各地尚需一段时日,黔首又大多不识字,亦听不懂文绉绉的官话……”

迎对着帝王投来的目光,稚唯迟疑颔首,表明自己听懂了对方的未尽之言。

而之所以迟疑,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猜想感到不可置信。

“陛下,”稚唯艰难开口道,“您、您不会是想让臣来写……宣告陛下登基的公文吧?”

秦始皇没说话,但平静的眼神就是这个意思。

稚唯:压力突然从天而降。

“当然,官府的公文自不用你操心,”秦始皇轻易看出小女官的紧张,面上透出浅淡笑意,补充道,“只是让你写面向黔首的公告

而已。”

那也很难办啊!

?想看辛吉拉莱奈写的《如何让秦始皇寿终正寝》第 78 章 撰写公告去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稚唯又回想了一遍她的宣传告示,总结来说就三个特点:

通篇全用大白话,标题要吸引人眼球,语言要风趣易懂不枯燥,最好是图文并茂;

要多分行段,多用短句,并附上编造的顺口溜,朗朗上口,好听又好记;

分类一定要清晰,排版不能够紧凑,便于查找索引。

但想想那些标题……

稚唯两眼一黑。

难不成她要写一篇《震惊!秦始皇都登基了你竟然还不知道?!》

救命啊!

稚唯想想就开始手抖。

但见秦始皇不容拒绝的态度,稚唯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任务。

系统哈哈笑着安慰:“没事,阿唯,大不了你就用这个标题,秦始皇看过之后说不定就后悔让你写了。”

真的不会骂她大逆不道吗?

稚唯露出一个苦涩的笑。

秦始皇此前身边多为绞尽脑汁得他青眼之人,甚少见过因他的重任而一脸发愁的人,一时觉得很好笑。

想到夏稚唯确实没参与过政事,他不吝多说两句:“你大胆写,写完后还会有李卿再行润色。”

李卿?

李斯?

稚唯眼皮一跳,忽然有种莫名的猜想,她斗胆请问:“敢问陛下,让臣写告示一事,不会是李廷尉建议的吧?”

秦始皇“嗯”了一声,知道夏稚唯口风严密,不介意透点消息给她。

“朕欲统一文字,与李斯交谈时,他提起你所写的申请表与注意事项很是新颖,称其内容虽语意粗浅,欠缺风雅,但就传达消息的目的来说,效率极高。他还夸赞你行思敏捷,才识双全。”

稚唯:“……我谢谢他。”

秦始皇:“嗯?”

“臣是说,”稚唯微笑改口道,“没想到李廷尉竟然会出言赞赏臣,真是让臣受宠若惊。”

秦始皇挑挑眉,觉得小女官此言并非真心实意。

但李斯贵为九卿之一,特意在他面前夸赞夏稚唯一介宫廷女官,确实有些异常。

夏稚唯年岁虽小,但根据她在宫廷的表现来说,头脑一直挺清醒的,这猛一听闻李斯隔空对她示好,无怪乎她警惕大于高兴。

然而秦始皇是谁啊,那是自记事起就开始和各种人精打交道的政治家。

李斯的心思虽弯弯绕绕,他只是没有过多去考虑,但只要他愿意费点心神,事情的脉络清晰可明。

当下秦始皇便捡起桌上的奏章随手翻阅,好似随口一提:“朕之三女谖年公主已与李卿长子李由成婚多年,尚且未有子嗣。”

稚唯:“?”

这话题的转折差点儿让稚唯闪着腰,待她反应过来后,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系统咋舌:“所以李斯是打算为他儿子求医,那为什么不直接一点?搞得这么七拐八拐的。”

稚唯给它划重点:未有子嗣。

[李斯那人精,肯定不可能明说怀疑公主有问题吧?那就只能把病症推到自己儿子身上。但这种病……你懂,有几个能大大方方找医生的。]

系统:“哦~~~”

稚唯搞明白了原因,却更加迷糊。

李廷尉不会真觉得让她来写告示是件美差吧?他觉得他是在示好?

但她到底是有哪一点表露出来她想掺和政事的意思啊?

稚唯还没理清楚李斯的心思。

那边秦始皇又抛来了死亡问题。

稚唯,你觉得郡县制与分封制哪个更好??”

“……”

稚唯努力维持着冷静的表情。

这好像是始皇陛下第一次正儿八经叫她名字,真……

惊悚啊。

秦始皇该不会这段时间逮着谁就问谁这个问题吧?

稚唯思付再三,觉得还是不能直言利弊,但又不好敷衍奉承“陛下觉得哪个好就好”,显得她没主见。

于是,稚唯决定还是以她熟悉的路数回应。

首先,用问题回答问题。

“敢问陛下,可知医家治病,为何要对病者进行复诊?”

当然,稚唯暂时没胆子真去提问秦始皇,不等帝王回答,她接着答道:

“除了要诊断病者是否病愈之外,还因为疾病发展前后所用的治法方剂不同,这才有复诊一说。

大多数疾病想要靠一剂药就一劳永逸解决是不可能的,越是复杂的病症越是如此。”

“哦?”秦始皇听出小女官的隐喻,不动声色回问,“即便是神医也不行?”

稚唯顶着帝王充满压迫性的视线,洒然一笑:“陛下,神医如扁鹊,最终也会死啊。”

秦始皇微微垂眸。

他不是不明白夏稚唯所说的道理。

秦国就是因变法而成为诸侯一霸,这世上哪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呢?

可变法要流血。

变法会导致混乱。

变法未必会成功。

身为帝王,秦始皇想让大秦万世长存,希望能给后世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石,即便后继者只是守成之君,也能让秦朝稳定发展。

而且……

夏稚唯不光在说分封制与郡县制。

既然没有服之百病即消的神药,那岂不是表明这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对此半信半疑,此刻的内心陷入波澜。

稚唯也在思索还要不要继续多说什么。

其实,如果单从朝臣们的分歧来看,稚唯个人更赞同左丞相王绾的意见。

王绾提出的分封制并不是周朝那种完全的分封,而是根据秦朝如今疆域辽阔但管理跟不上的现状,提议中央地区继续实行郡县制,同时将围绕中央的周边地区分封给秦始皇的公子们,令公子们镇守边疆,另外,不分封功臣。

这种分封政策在后

面的朝代中有所体现,利弊都很明显。

只能说??[,它不能保证大秦长治久安,但确实是目前最合适的。

然而……

稚唯快速瞄了眼上首的秦始皇。

这位帝王就不是会妥协的主啊。

想要真正实行郡县制,就要解决基层管理不足的问题。

稚唯一算时间,决定还是等“书同文”后,纸张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再找机会提吧。

〈124〉

之后,当稚唯仍在埋首于书写公告时,秦始皇与中央的后续政策陆续传出宫廷。

第一条便是坚定不移地执行郡县制,接着便是要进行全国人口普查。

秦朝的户籍制度规定黔首们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资产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官方户籍,即“编户齐民”。

为此,稚唯还特意请假回家,和家人一起到章老丈那里修改户籍信息——

嗐,这不是资产一直在增加嘛。

其他诸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秦半两、车同轨、行同伦,迁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一万户,修订秦律等等政策的变动,都有秦国的旧例可循。

唯有统一文字很麻烦。

秦始皇想要一种区别于七国、且更加简便的文字。

稚唯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赶紧将公告内容定稿,免得她还得现学小篆重新书写内容。

她知道负责统一文字的是李斯,除了历史记载,秦始皇也跟她透露过。

这位法家弟子很擅长书法,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和规范,从而创造出了小篆。

可稚唯没想到,李斯这个卷王竟然在短短三天之内就拿出了成果!

啊?

他速度怎么能这么快?

这个人是不睡觉的吗???

事实证明,朝堂上的卷王不只一个。

文字有了,那必然得有对应的教材,秦始皇并没有特别指定哪个朝臣去做这件事。

但当少府宣告竹纸制作成功之时,李斯、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人拿着辞书《仓颉篇》、《爰历编》、《博学篇》就来表功了。

稚唯当时正在秦始皇跟前递交作业、啊不是,递交公告的成稿,正好撞上他们到来。

那对比,简直惨不忍睹。

辞书就是词典;苍颉传说是文字的首创者;“爰历”一词源自爰书(审判文书)和历法;博学之名更不用解释。

从这些书名中就能看出这几位的鸿鹄之志多么远大。

再看稚唯这边的稿子:

《普天同庆——秦始皇改朝称帝》

《从今天开始做新时代的秦朝人》

《放下过往恩怨,拥抱新的生活》

《牢记新型政策,远离牢狱之灾》

《来吧!你我联手打造美好家园》

稚唯:“……”

这,就是公开处刑吧。

枉费她还

特意改用了小篆字体。

本以为自己熬了两个通宵学习新文字就已经很努力了,现在……

稚唯:是我不配跟卷王站在一起。

见小女官使劲板着小脸装严肃,实则耳尖通红,眼光闪动,目露羞赧。

秦始皇端着茶盏故作自然得挡住嘴角,李斯、胡毋敬忍笑忍得很痛苦。

赵高虽然没笑,但目光忍不住不停得往桌案上的手稿上面瞄。

好怪,再看一眼。

这写的什么玩意?

再看一眼。

还是好怪。

再……

赵高成功收获小女官的眼刀。

“陛下,”稚唯实在承受不住这氛围,再说他们聊正事她也插不进话去,索性赶紧找理由离开,“少府传来消息,竹纸已经制成,臣想去看看。”

秦始皇翻着辞书心情大好,轻松放过小女官,点头道:“去吧。”

稚唯如释重负,匆匆告退。

踏出殿门口前一刻,她隐约听到李斯在说为避免六国遗民造反,提议没收各地民间兵器的事。

不过,得益于粮产丰收,官府不用必须采取强制措施,他们可以鼓励黔首们“以旧换新”,用旧兵器换新农具和芋头山药等良种。

这倒是一件好事。

但收上来的那么多兵器要怎么办呢?重新熔铸太耗时耗力,如果还像历史上那样铸成铜人给秦始皇当手办的话,未免有些太浪费了。

稚唯心思活络起来。

纸张有了,不如搞一下活字印刷?

〈125〉

稚唯一到少府工坊,还没想好怎么提这事,章邯先迎上来笑道:“阿唯,快来看这是谁?”

谁?

稚唯好奇跟着章邯看去,惊讶地发现竟然是公输子和邓芒师徒!

“公输先生?你们怎么……”

几年不见,公输子依然是那副洒脱不羁的模样,闻言笑着跟稚唯打招呼:“是阿唯啊,哈哈,我们是跟随蒙将军一起回来的。”

邓芒站在一旁和稚唯见礼,随后表情淡定,一字一句纠正道:“不,是蒙将军带我们过来的。”

几个字的改动,句意大不相同。

稚唯当即嘴角一抽。

行,好歹没说是被抓过来的。

公输子揣着双手,神态安然道:“哎呀,芒,在咸阳不挺好的嘛,你看,有小阿唯在这儿,这里肯定有很多新奇的东西。”

邓芒深深叹了口气,无奈地回道:“师父,我们是被强制带进宫的,那跟自愿来咸阳能一样吗?这下好了,您想出去喝酒都不行喽。”

稚唯听得迷迷糊糊。

蒙恬现在是郎中令,是秦始皇的顾问参议、宿卫侍从,传达、招待官员的总首领,宫内大总管——秦一世时赵高正是任此职,才得以左右大权。

公输子到底干了什么,让蒙恬一定要把他困在宫中?

因为连弩?

可是当初那架被她压箱底的连弩早就已经毁了,大父也提醒过公输子不要轻易把这种东西现于人前,那还有什么原因让蒙恬盯上了公输子师徒?

“到底是怎么回事?”稚唯追问道。

邓芒看了眼师父,见公输子没有阻止之意,这才低声将原委与稚唯道明。

秦军包围齐国的时候,公输子师徒恰好暂居于临淄。

虽然齐王摆烂,国相叛变,但国内仍有想要抗争秦国的人,邓芒千防万防,还是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让公输子的身份行踪不小心被泄露了出去。

主战派就把他们师徒强制带到军营,制作防守器械。

蒙恬作为秦军主将,自然密切关注齐军军营的变动,一见动静不对,再一顺藤摸瓜,想要不注意到公输子都很难。

稚唯听完后,看看满脸写着不在乎的公输子,有些无语。

合着就算没有弩机,您老到底是没有躲过这一劫难啊……

公输子摆摆手,一派洒脱姿态,摇头晃脑道:“哎,旧事勿提,旧事勿提!阿唯啊,你那钜子——”

稚唯一个激灵,不顾长幼尊卑就冲上去捂住了公输子的嘴,对远处疑惑看来的章邯笑笑敷衍过去。

“先生啊,”稚唯仰头恳求道,“您可小点声吧。”

公输子像个顽童似的眨眨眼,拉下稚唯的手,戏谑地问:“怎么?那东西你还偷摸藏着呢?”

稚唯头疼扶额,解释道:“不是和您约定过,要等遇到合适的人再交出去吗,我还没有遇到呢……”

公输子不以为意道:“你自己用了呗。”

稚唯:“……”

“算了,不提这个,”稚唯果断转移话题,把活字印刷术的想法讲给公输子师徒听,“先生和芒阿兄要不要来帮忙?”

“听起来很有趣。”公输子饶有兴致,摸摸下巴思考道,“但这好像用不到什么复杂的机关。”

邓芒赞同地点头,并点出问题的重心:“铸造字块才是关键,铁匠或许比我们懂得更多。”

稚唯想了想,确实是这样,于是准备去找章邯,并顺路带公输子师徒一起去看竹纸。

竹纸比桑皮纸柔软、单薄,更适用于日常书写,用来印刷也很合适,竹子生长快,有群生的特点,这样造纸成本就能够控制。

稚唯用竹纸试写了几个字,然后不客气得要走了一沓。

倒是公输子师徒,对厚实的桑皮纸更喜爱,觉得更适合用来画图,随身携带也不容易弄破,非常适配他们。

章邯见状,直接做主分了他们厚厚一沓桑皮纸。

嗯,期待他们以后能创造出更好的造物——咸阳宫不养闲人。

稚唯:噗。

但看公输子和邓芒能适应工坊这边的生活,稚唯便放下心来,准备等哪日碰到蒙恬的时候再问问他准备怎么安置这对师徒。

至少不能把这样的人才困于官府,像普通工匠那样,每日做些琐碎而

重复的工作吧?

诸事暂且告一段落,稚唯日常回到太医官署值班5[(,没过几天,她就收到了李家的帖子。

因提议郡县制的成功和统一文字的功劳,李廷尉如今可算是政治势力大增,妥妥得秦始皇面前的“红人”。

在这个时间节点,不管稚唯是主动还是被动登门李家,都会受到多方关注。

稚唯都搞不清楚李斯到底想不想低调解决长子尚无子嗣的问题。

还是说,这位人精打算在外人面前展现与她的“破冰”过程,好为日后的来往做铺垫呢?

系统搞不清楚人类的弯弯绕绕,发愁问:“那阿唯,你要去吗?反正这不孕不育也不是什么急症,你若是推迟两天再去……”

[那可就得罪李斯了。]

稚唯起身活动活动筋骨,让辛夷收拾东西准备随行。

[去,为什么不去?反正辛夷跟着,又没什么危险。]

虽是这样说,然而当稚唯细查之下,发现谖年公主和李由均身体康健后,仍是有一瞬间狐疑“未有子嗣”是不是一个引她前来李家的幌子。

若非谖年公主惆怅没有孩子的姿态不是作假,稚唯真就阴谋论了。

[但他们身体真的没有问题啊。]

李由自不用说,这还是一位武将呢,非常健康。

谖年公主虽是女性,可她是大秦公主啊,没人限制她的自由,又没有生活上的压力,还不受礼教的束缚,没有大门不出一门不入的规矩,想骑马游玩随时可以出门,身子骨比不上练武之人,那也是正常健康状态。

要稚唯说,夫妻两个现在才一十多岁,年轻得很,没有孩子着什么急呀。

但在医学上,确实出现过夫妻两个什么问题都没有,但就是没有孩子,等两人分开以后各自结婚,反而能有后代的事例。

所以稚唯不敢打包票说“你们别急,过几年就会有”。

如果是基因或是玄学(缘分)的问题,那稚唯也没辙,但她可以给些建议,或是纠正一下错误认知,让一人试试看。

比如,有可能是夫妻生活时间不对?

然而稚唯忘了,她确实是本着作为大夫的负责任态度在提问,可外人眼里,她不仅是医官,还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子。

看到小女子一本正经得问“你们一般什么时候同房”,绕是李由都坐立难安,更别提身为女性的谖年公主。

稚唯见夫妻俩双双脸红,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她懂,毕竟是隐私问题嘛。

可是该问的还得问呐。

李由别扭得都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放,高大威武的关中汉子,发声硬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某、某都听公主的……”

稚唯心道,看来谖年公主在李家的地位还挺高嘛,李由都得用谦词。

——丝毫没有意识到是她把李由吓得语言混乱了。

谖年公主在桌下使劲踩了良人一脚,忍着羞涩,招手让贴身侍女去取《日

书》。

“等等,”稚唯捕捉到关键物品,“……《日书》?”

“是啊,”谖年公主不好意思地笑笑,诚实回答道,“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日书》来的,不好的日子就、就不……咳。”

然而稚唯此刻已经没心思去表达自己的善解人意了,她满脑子都是:

《日书》?

是那个写满了各种禁忌,规定了不同时日各种活动的吉凶,充满着封建迷信色彩的,神棍必备书籍吗?

系统八卦地问:“都有什么内容啊?怎么听起来还挺有趣的?”

[嗯……]

既然系统想听,稚唯就给它举了个例子。

比如,书中写了,如果你在旅途中碰到一些城市拦住不让进,你得先走三个“禹步”——就是两脚交叉着走出一个Z字路线,然后再在地上画个相应的图案,最后再在图案中间抓把土放进怀里,这才能进城。

系统:“?”

系统:“我虽然没有实体,但你不要驴我。”

稚唯诡异地沉默了。

系统震惊:“哈?这是真的?!”

稚唯望天。

书中明确写了夫妻生活的各种禁忌时间,所以啊,如果谖年公主和李由严格按照这个“禁忌表”来反向排班,那那那……

“怀不上可太正常了。”

谖年公主、李由:“什么?”

“我说,”稚唯心累地道,“别再看什么《日书》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日书》“禁忌表”反向排班不可能每次都正好回避掉每个妇人的易孕期吧?

一定是有人能够在遵守《日书》规定的情况下怀孕。

可谖年公主……

说不定她的生理周期还真就和“禁忌时间”恰好重叠。

这对夫妻的运气可真是有点一般。

不管了。

稚唯发誓,她今天必须要教会谖年公主怎么算排卵期!!

“哦?”秦始皇听出小女官的隐喻,不动声色回问,“即便是神医也不行?”

稚唯顶着帝王充满压迫性的视线,洒然一笑:“陛下,神医如扁鹊,最终也会死啊。”

秦始皇微微垂眸。

他不是不明白夏稚唯所说的道理。

秦国就是因变法而成为诸侯一霸,这世上哪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呢?

可变法要流血。

变法会导致混乱。

变法未必会成功。

身为帝王,秦始皇想让大秦万世长存,希望能给后世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石,即便后继者只是守成之君,也能让秦朝稳定发展。

而且……

夏稚唯不光在说分封制与郡县制。

既然没有服之百病即消的神药,那岂不是表明这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对此半信半疑,此刻的内心陷入波澜。

稚唯也在思索还要不要继续多说什么。

其实,如果单从朝臣们的分歧来看,稚唯个人更赞同左丞相王绾的意见。

王绾提出的分封制并不是周朝那种完全的分封,而是根据秦朝如今疆域辽阔但管理跟不上的现状,提议中央地区继续实行郡县制,同时将围绕中央的周边地区分封给秦始皇的公子们,令公子们镇守边疆,另外,不分封功臣。

这种分封政策在后

面的朝代中有所体现,利弊都很明显。

只能说??[,它不能保证大秦长治久安,但确实是目前最合适的。

然而……

稚唯快速瞄了眼上首的秦始皇。

这位帝王就不是会妥协的主啊。

想要真正实行郡县制,就要解决基层管理不足的问题。

稚唯一算时间,决定还是等“书同文”后,纸张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再找机会提吧。

〈124〉

之后,当稚唯仍在埋首于书写公告时,秦始皇与中央的后续政策陆续传出宫廷。

第一条便是坚定不移地执行郡县制,接着便是要进行全国人口普查。

秦朝的户籍制度规定黔首们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资产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官方户籍,即“编户齐民”。

为此,稚唯还特意请假回家,和家人一起到章老丈那里修改户籍信息——

嗐,这不是资产一直在增加嘛。

其他诸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秦半两、车同轨、行同伦,迁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一万户,修订秦律等等政策的变动,都有秦国的旧例可循。

唯有统一文字很麻烦。

秦始皇想要一种区别于七国、且更加简便的文字。

稚唯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赶紧将公告内容定稿,免得她还得现学小篆重新书写内容。

她知道负责统一文字的是李斯,除了历史记载,秦始皇也跟她透露过。

这位法家弟子很擅长书法,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和规范,从而创造出了小篆。

可稚唯没想到,李斯这个卷王竟然在短短三天之内就拿出了成果!

啊?

他速度怎么能这么快?

这个人是不睡觉的吗???

事实证明,朝堂上的卷王不只一个。

文字有了,那必然得有对应的教材,秦始皇并没有特别指定哪个朝臣去做这件事。

但当少府宣告竹纸制作成功之时,李斯、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人拿着辞书《仓颉篇》、《爰历编》、《博学篇》就来表功了。

稚唯当时正在秦始皇跟前递交作业、啊不是,递交公告的成稿,正好撞上他们到来。

那对比,简直惨不忍睹。

辞书就是词典;苍颉传说是文字的首创者;“爰历”一词源自爰书(审判文书)和历法;博学之名更不用解释。

从这些书名中就能看出这几位的鸿鹄之志多么远大。

再看稚唯这边的稿子:

《普天同庆——秦始皇改朝称帝》

《从今天开始做新时代的秦朝人》

《放下过往恩怨,拥抱新的生活》

《牢记新型政策,远离牢狱之灾》

《来吧!你我联手打造美好家园》

稚唯:“……”

这,就是公开处刑吧。

枉费她还

特意改用了小篆字体。

本以为自己熬了两个通宵学习新文字就已经很努力了,现在……

稚唯:是我不配跟卷王站在一起。

见小女官使劲板着小脸装严肃,实则耳尖通红,眼光闪动,目露羞赧。

秦始皇端着茶盏故作自然得挡住嘴角,李斯、胡毋敬忍笑忍得很痛苦。

赵高虽然没笑,但目光忍不住不停得往桌案上的手稿上面瞄。

好怪,再看一眼。

这写的什么玩意?

再看一眼。

还是好怪。

再……

赵高成功收获小女官的眼刀。

“陛下,”稚唯实在承受不住这氛围,再说他们聊正事她也插不进话去,索性赶紧找理由离开,“少府传来消息,竹纸已经制成,臣想去看看。”

秦始皇翻着辞书心情大好,轻松放过小女官,点头道:“去吧。”

稚唯如释重负,匆匆告退。

踏出殿门口前一刻,她隐约听到李斯在说为避免六国遗民造反,提议没收各地民间兵器的事。

不过,得益于粮产丰收,官府不用必须采取强制措施,他们可以鼓励黔首们“以旧换新”,用旧兵器换新农具和芋头山药等良种。

这倒是一件好事。

但收上来的那么多兵器要怎么办呢?重新熔铸太耗时耗力,如果还像历史上那样铸成铜人给秦始皇当手办的话,未免有些太浪费了。

稚唯心思活络起来。

纸张有了,不如搞一下活字印刷?

〈125〉

稚唯一到少府工坊,还没想好怎么提这事,章邯先迎上来笑道:“阿唯,快来看这是谁?”

谁?

稚唯好奇跟着章邯看去,惊讶地发现竟然是公输子和邓芒师徒!

“公输先生?你们怎么……”

几年不见,公输子依然是那副洒脱不羁的模样,闻言笑着跟稚唯打招呼:“是阿唯啊,哈哈,我们是跟随蒙将军一起回来的。”

邓芒站在一旁和稚唯见礼,随后表情淡定,一字一句纠正道:“不,是蒙将军带我们过来的。”

几个字的改动,句意大不相同。

稚唯当即嘴角一抽。

推荐阅读:

八零娇软肥妻,撩疯竹马军少 异人邪典 远古春风一刻暖 模范联姻[星际] 大帝的挑刺日常 狐欲成仙 超品书生 花容阁 我的傲娇女总裁 确诊癌症,又遭背叛,我怒了! 前世之旅:三生七世 重生之长官 魔王禁书库 拳镇诸天,从被拒婚开始李万机 女主不好当(穿书gl) 我的脑袋被封印了 我有特殊求生技巧 顶不住了!前夫天天把我摁墙上亲 太古修神诀 爱上狐妖的忍者 旧友 禽难自禁:老公大人太难缠 都市全能仙帝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女人 假如芙卡洛斯还活着 通关后,副本又升级了[无限] 开局成了压寨相公 超神公式 人在吞噬星空:我!捡属性就变强 夏宇夏瑶北冥有鱼 王妃不太平 韩林叶清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